——記北新路橋集團2022年度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趙國慶
趙國慶,男,1994年10月出生,2018年7月入職北新路橋集團四川分公司。自參加工作以來,趙國慶一直從事施工員工作,先后參加了渝長復線高速公路、廣平高速公路的建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趙國慶就這樣兢兢業業扎根一線、勇挑重任。九零后的他,因為長時間的風吹日曬,皮膚變得黝黑,但多了一絲成熟和穩重。他愛學習、肯鉆研、勤思考、善創新,熟練掌握項目建設及工程管理業務技能,先后被集團公司、分公司和項目部評為“優秀專業技術人員”“項目優秀職工”等榮譽稱號。
主動學習,提高專業技能
趙國慶是一個踏實學習型的技術員,他深知,作為一名施工技術人員,技術能力是首要。他總說:“作為一名技術員,沒有技術知識和能力就等同于沒有‘飯碗’,只有不斷學習提升,才能做到無愧于崗位、無愧于自身”。
趙國慶經常性翻閱公路、橋梁、隧道等專業建筑書籍,邊看邊做筆記,嘴里還不時地小聲嘟囔著別人晦澀難懂的方言,聚精會神、入腦入心。此外,趙國慶堅持學習二建、一建證書的書籍資料,“學習了不代表一定考得過,考得過就是對我學習的肯定,考不過那就證明我還沒學習好,但是無論怎樣我都不會放棄學習,因為學習的過程就是自我建設和提升的過程。”這樣“只問耕耘,不問結果”的學習精神,使得身邊的領導同事對他更多了一份肯定與敬佩。
他總帶著一本書,從不因工作為學習找借口而放低對自己的要求。為了順利高效完成工作任務,他每周自主進行工程管理技術規范學習,結合現場遇到的實際施工標準要求及時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實踐,在他的腦海里對各部位的施工標準和技術規范都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認知。2022年,趙國慶參與項目部申報“廣元至平武高速公路GPLM合同段確保路面水穩攤鋪邊緣厚度”“T梁平衡移模施工法”及QC成果獲得榮譽,更凸顯出他務實肯干、潛心進步的信心和決心。
勇挑重擔,高揚突擊隊旗幟
“我是青年突擊隊隊長,大家跟我上!”這是趙國慶的口頭禪,在急難險重危的關口,總能看到趙國慶這支青年突擊隊的身影,以身作則,帶頭打硬仗,趙國慶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為便于隨時掌握施工進度,提高溝通效率,趙國慶組建了一個施工現場工作微信群。“不能光喊口號,要行動啊”“加快進度,今日爭取日產萬噸”“接著發基層料,破紀錄”“我們要為榮譽而戰,我們叫青年突擊隊”高效的溝通、鼓舞的話語使大家更加有干勁,“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就折不斷,這是團隊的力量,這是凝聚的精神。”青年突擊隊隊員盧鵬舉感言。
“這是最后一車水穩料了,后面瀝青攤鋪起來就快了。”看著最后一段水穩攤鋪完成,趙國慶松了一口氣。這項常規需要4-5個月的工期的任務要在2個月內完成。這支不到20人的青年突擊隊,發揮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奮斗,特別能奉獻的兵團精神,提前12天完成水穩施工,為后續瀝青攤鋪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突然一下工作沒那么重了,心里還空落落的”。通車大干期間,起早貪黑、通宵達旦讓人對時間沒有了概念,就是看著一段段水穩攤鋪的“距離”來衡量時間的“推移”。
團結奮進,青年聚力心向黨
趙國慶深知,自己的快速成長得益于單位的培養和領導的“傳幫帶”,更明白一線崗位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是工作的需要,他總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承擔起最繁重艱苦的工作。
2022年4月,趙國慶主動擔任廣平路面項目團支部書記,負責團支部工作。從做上團支部書記那一刻起,“收到,按要求執行!”便成為了他的行動準則。為引領項目部全體青年增強責任擔當意識,他積極組織開展“學習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愛衛月”“環綠護綠”等志愿活動,多次慰問當地困難家庭,幫助當地居民維護綠色環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展現出兵團青年熱血、奉獻、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書記,這是雷鋒月的活動方案,請審閱。”請示、匯報、落實是趙國慶做好工作的固定“三板斧”,他堅持團建由黨建引領的工作思路,積極策劃,配合項目黨支部共同開展技能培訓、技能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將青年突擊隊的作用發揮到日常工作和安全生產中,全年累計開展團員青年大學習48次,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8次,技能比武2次,崗位練兵2次,安全演練2次。
作為無數個平凡施工崗位上的一員,趙國慶始終腳踏實地、務實擔當、愛崗敬業,全身心投入到自身工作崗位中去,以實際行動去踐行出新使命,每一項工作精益求精。奮斗是他的權利,堅持是他的義務,開拓進取、甘于奉獻是趙國慶作為一名一線技術人員的真實寫照,在艱苦的崗位上迎難而上,團結帶領身邊的青年職工奮勇前行,趙國慶將一如既往將汗水揮灑在項目一線,為項目大干快上拼盡全力,全面完成集團年度目標任務貢獻青春力量。(彭旺)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8701088869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