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qa4ik"><kbd id="qa4ik"></kbd></td>
<menu id="qa4ik"><strong id="qa4ik"></strong></menu>
  • 手機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熱新聞

    奮發助力東北海事法律服務 大連國際仲裁院改革成效顯著

    發揮區位優勢,服務國際商事。2023年3月28日,大連國際仲裁院迎來兩周歲生日。自2021年起至今累計受案標的額高達330多億元,遠超1996年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底285.53億元的受案標的總和,亮眼的數據勾勒出大連仲裁整體性、延續性、前瞻性的新畫卷,開創了大連仲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大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布局謀篇,得益于大連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積淀,得益于社會各行各業的高度信任和積極參與,得益于大連仲裁人逐夢前行的拼搏精神和法治情懷。

    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工作要求,提供堅實服務保障。大連國際仲裁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黨對仲裁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牢記“國之大者”,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堅持仲裁為民、公正斷案,持續提升仲裁庭審工作質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仲裁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圍繞“三個中心”建設戰略定位,助推高質量發展。大連國際仲裁院聚焦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仲裁對金融的服務保障職能,聯合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召開金融風險防控實務交流會,共計30多家金融機構代表參與交流。依法審理各類金融案件,維護良好金融市場秩序,推動完善金融治理結構,助力金融風險預防和化解。堅持向海圖強,通過走訪調研及開展沙龍座談,與大連海事法院、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律師服務團一道,凝聚合力,建立健全海事法律服務體系,共同助力大連市做大海洋經濟,做強港口物流,做美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市,打造面向東北亞合作新前沿。

    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不負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公共法律服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改制以來,大連國際仲裁院始終立足公益性服務機構定位,大力推進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真抓實干,周密部署,推動仲裁服務從專業化向服務化延伸。踐行仲裁為民的理念,依托仲裁專業化優勢,選派多位優秀仲裁員下沉基層社區、走進大連春季房交會,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法律難題,主動回應群眾對仲裁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保障。

    建章立制,保障案件審理質效及仲裁服務有章可循。大連國際仲裁院以塑造仲裁公信力為核心,緊緊圍繞提升案件質量、效率和服務水平三個方面,建立健全職責清晰、規則統一、信息互通、協同高效的內部管理制度,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仲裁案件效率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提升仲裁案件質量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提升仲裁服務水平的意見》,逐條落實推進措施,確保每個仲裁案件兼顧專業與高效。完善健全《案件審限管理實施辦法》,形成案件月調度匯報監督模式,強化仲裁全生命周期服務、全流程監管,保障仲裁案件的高效推進。在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措施中,大連國際仲裁院的案件管理模式和服務水平得到了仲裁員及當事人的高度評價讓人民群眾切實體會到了仲裁的專業與高效,在提升我院仲裁公信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智慧仲裁平臺建設,為仲裁質效的提升強基賦能。大連國際仲裁院堅持向科技要效率、向數字要效益,積極探索“互聯網+仲裁”模式,持續優化智慧仲裁平臺建設,后發先至優勢正在逐步顯現。優化業務流程及仲裁內網的安全保密管理和技術服務,深化大數據應用,以數字化方式提升案件管理及審理水平。開通線上庭審系統,突破時空限制,保障疫情期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實現安全、方便、快捷的仲裁活動,促進案件高效便捷審理。依托科技賦能裁判,通過智慧仲裁在線服務平臺,推動仲裁流程再造和效能提升,金融仲裁院成功開創日結21案、24小時調解辦結金融糾紛案的佳績。扎實推進網上申請、網上立案、網上開庭,著力打造“一站式”網絡仲裁,確保仲裁有速度、服務有溫度。

    厚植優質營商環境“土壤”,發揮仲裁專業優勢力量。大連國際仲裁院持續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上下工夫,通過實地走訪企業、開展東北企業法治論壇、法律沙龍、座談會、組建大國仲講師團開展講座等形式,切實了解企業現實法治需求,及時聽取企業家對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和服務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為企業提供風險防控和糾紛化解等多項惠企法律服務,共計500多家企業從中受益,以實際行動踐行把服務觸角延伸至神經末梢處、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堅持助企、護企、惠企服務理念,從發展大局著眼、從精細化服務著手、從助企紓困著力,強化風險防控意識,持續探索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新舉措,用仲裁之光照亮營商之路。

    多措并舉創新宣傳載體,掀起仲裁對外發聲的新高潮。

    大連國際仲裁院以宣傳仲裁法律制度,在全社會營造認識仲裁、了解仲裁的良好氛圍為目的,積極推動仲裁理論宣傳、新聞宣傳、社會宣傳、文化宣傳、網絡宣傳、對外宣傳“六宣聯動”。融合多項舉措,擴大了仲裁宣傳的輻射面。充分發掘仲裁特色宣傳點,召開媒體見面會,用好大連主媒主動對外發聲。通過精心策劃,創新載體,靈活運用宣傳渠道,拓寬宣傳市場。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線上推廣與線下推廣”相結合的方式宣傳仲裁法律制度,一改往年線下宣傳關注度不夠、宣傳效果不明顯等弊端,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大連國際仲裁院于自有媒體發布仲裁動態共計2312篇,并于報紙、電視及其他網絡媒體共刊登稿件300余篇,合計超2600篇;全網粉絲達21943人,共計增長19215人,粉絲量增長超過7倍;文章累計閱讀量達1049.15萬人次,曝光量達7909.15萬人次。

    強化多渠道協同合作,以盡各家之美增多元解紛之能。和羹之美,在于合異。自改制以來,大連國際仲裁院積極推進“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引領下的商事仲裁協同機制建設,廣泛開展與市區兩級法院、市文旅局、地方律協、行業協會、調解機構等10余家單位的數據協同、政策協同、資源協同、智力協同、優勢協同,努力打造建設東北亞仲裁新高地,其中,以仲裁方式解決旅游服務合同糾紛,入選2021年司法部發布的仲裁工作指導案例。加強知識產權訴仲工作銜接,去年4月與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簽署《關于建立知識產權案件仲裁與訴訟相銜接工作機制的若干意見》文件,暢通當事人溝通渠道,架設互通互信互商的解紛氛圍。搭建多元化解糾紛平臺,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多家單位共同打造的DDR國際商事多元解紛中心,當前已正式運行,實現各類糾紛化解途徑優勢互補,為當事人打造便利的糾紛解決一站式平臺。

    著眼人才隊伍建設,引入“源頭活水”厚植“人才森林”。面向社會公開招錄15名具有法學(法律)碩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優化人員結構。創新團隊管理模式,堅持“以培訓長技能,以研討匯成果,以考核促提升”的思路,專項調研、業務考核、集中培訓不停歇,不斷提高秘書隊伍專業素質和實戰技能,在全院營造出學習向善的內部環境。培植育才“厚沃土”,做好“學校”的試驗田。著眼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國際仲裁)研究生培養項目,與國內6家知名高校法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探索聯合培養高層次涉外仲裁后備人才的新機制。目前,大連國際仲裁院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人才梯隊、較為均衡的人才結構、較為充分的人才儲備。仲裁員專家隊伍已由改制前的286名擴充至1094人,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對標國際一流,關注用戶體驗,實現讓不同區域的當事人,在大連就可以選擇國內外頂尖的仲裁員審理案件,可以享受到具有國際水準的仲裁服務。開設以國仲大講堂為代表仲裁培訓課程,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定期授課,截止目前已開展二十一期,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到1.7萬人次。創新培訓方式,聯合中國法學會培訓中心聯合舉辦“大國仲2022年度仲裁員業務培訓”,實現資源共享,獲得較好反響。仲裁員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課程促進了仲裁員隊伍的全面向好發展。

    根深者葉沃,淵源者流長。擦亮大連仲裁“金字招牌”,打造“東北亞國際仲裁中心”,對于大連國際仲裁院來說,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站在新的更高點上,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仲裁制度優勢,持續釋放改革創新效能,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等方面積極擔當作為,把專業化、智能化、社會化、國際化作為新時代大連仲裁建設的新標準,以實際行動為大連當好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遼沈戰役“急先鋒”貢獻仲裁力量!(張添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時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鐵路 | 民航 | 物流 | 水運 | 汽車 | 財經 | 輿情 | 郵局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8701088869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

    久久精品午夜影视|国产成人小说在线精品|国产日本a成人片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中文字幕,素人偷拍三级视频